本文作者:xinfeng335

两万亿,大时代!

xinfeng335 2023-11-20 26
两万亿,大时代!摘要: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ETF规模突破两万亿  资本市场迎来指数投资大时代  资本市场正在加速进...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两万亿,大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中国基金报

  ETF规模突破两万亿

  资本市场迎来指数投资大时代

  资本市场正在加速进入指数投资大时代。

  早在2004年末,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诞生,场内指数化投资由此起步。

  之后历时15年时间,全市场ETF规模在2020年10月首破万亿大关,成为A股市场里程碑。在各类型投资者加速涌入下,仅仅用了3年左右时间,ETF规模就从1万亿增长至2万亿,指数投资正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方式。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全市场ETF规模达到2万亿元,相比去年年末增长近3900亿元,其中股票ETF年内增长超过3200亿元,成为今年ETF增长的主力军。宽基类ETF更是持续“吸金”,沪深300、科创50等产品规模增长超过2000亿元,成为资金加仓首选。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ETF规模正式突破2万亿,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对比海外市场,我国被动性产品占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ETF凭借着简单、透明、高效、多样化等特点,未来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ETF规模突破2万亿

  股票ETF成增长“主力军”

  2023年对于国内ETF市场而言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Wind数据显示,截止11月19日,全市场ETF规模站上2万亿关口,成为资本市场新的里程碑。

  过去5年,全市场ETF规模增长接近1.5万亿元,增幅达到292.53%,可谓“跨越式”增长的典范。股票ETF更是跑出发展“加速度”,数据显示,股票ETF过去5年规模增长1.12万亿元,增幅超过411%,跑赢全市场平均增长水平。

  今年以来,宽基ETF成为市场资金加仓的重点,年内规模增长前十的ETF中,有7只是宽基ETF,其中,华夏科创50、华泰柏瑞沪深300两只ETF年内双双“吸金”超过400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更是首破千亿,问鼎全市场首只千亿级股票ETF。

  与此同时,宽基ETF今年也在持续扩容,首批科创100、中证2000、深证50等宽基指数产品加速面世。

  在招商基金看来,ETF规模逆市突破2万亿,与资金今年大幅净流入ETF市场直接相关。“例如,10月A股破位3千点,国家队“汇金”高调官宣增持ETF,入场驰援市,成为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章赟也指出,ETF产品“越跌越买”特质使之成为投资者逆势布局的重要选择。根据中信证券数据统计显示,近几年来A股市场触底阶段往往伴随着大量ETF规模扩张,如2018年底、2022年1季度等时间,ETF均有出现大幅净申购,可见资金在市场底部流入ETF动力较强。鉴于ETF产品“越跌越买”特质,2023年以来ETF规模继续加速,成为逆势布局的选择。

  此外,政策加速非宽基ETF产品开发,也在助力ETF市场展。沪深交易所8月联合发布指数基金开发指引规则,将非宽基股票指数产品开发时间由6个月缩短至3个月,非宽基类ETF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既体现了活跃资本市场,加快投资端改革的政策导向,也为市场带来显著增量资金。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王仁增直言,ETF规模正式突破2万亿,标志着ETF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进一步提升。

  在他看来,ETF规模增长背后的原因除了ETF产品供给不断丰富,工具属性强之外,随着资本市场有效性提升,近两年,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减弱,投资者开始转向以被动为主的产品。特别是以保险机构为主的配置资金大幅增持沪深300等宽基ETF,减少主动基金投资比例,这也是ETF规模持续攀升的因素之一。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柳军将ETF规模不断创新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ETF市场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一般来说头部ETF产品的规模越大,投资者的交易体验可能会越好,尤其是对于很多资金体量比较大的机构投资者而言,当ETF的规模和流动性达到较高水平时,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机构交易过程中的冲击成本,因此ETF规模的增长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循环;   

  二是ETF本质上还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投资工具,投资者群体需要长期的培育,比如美国市场1993年有了第一只ETF,但ETF市场直到2008年之后才开始飞速发展,直到今年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我国的时间线其实也接近这样的情况,2004年有了第一只ETF之后,同样是15年后2019年我国ETF市场开始大幅扩张,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投资者对ETF的特点熟悉程度越来越高,ETF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与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社交、点评类类似,ETF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网络效应”和“聚集效应”,即ETF产品数量越多,可供投资者使用的基础“模块”越丰富,最终能够构建的投资组合数量就可以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其中每个ETF产品的潜在价值也都会有所提升。近年来越来越多基金管理人参与到ETF市场当中,也在良性竞争的过程中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优质的产品,供给侧的优化完善催生了需求侧的繁荣,这也是ETF市场生命力的最主要来源。

  ETF未来还有广阔空间

  主动和被动产品有望多元化发展

  与股票ETF规模突发猛进相比,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并不明显,业内也不禁思考:未来股票ETF是否还能延续这一发展势头?主动权益基金还有没有优势?

  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就谈到,目前来看,被动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了投资者,相比于赛道型的选手、主动基金经理的“造星”运动,被动投资与基金经理无关,在长时间上可以给投资者稳定的预期,投资者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就可以清晰的反馈到投资结果上来。   

  他同时指出,中国ETF的发展虽然很快,但创新产品、另类资产都还不足,未来还有广阔空间,此外,在产品布局覆盖较全面的情况下,策略型ETF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类ETF的发展,ETF产品图谱也会不断丰富,整体规模也会不断扩容。

  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夏盛尹也认为,与主动型基金相比,ETF投资策略和目标有所不同。“主动型基金强调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和选股能力,旨在超越市场表现,获取超额收益;而权益类ETF则更注重跟踪市场指数或特定行业表现,以实现被动投资为目标。因此,未来权益类ETF是否具有优势,还需要根据市场环境、投资者偏好和基金经理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谈论ETF业务的发展,难免提及长期存在的主被动之争,以及我们常说的指数化投资趋势何时会到来。”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在上述人士看来,主动投资所能创造的超额收益,实际上高度依赖于一个弱有效市场,比如过去的A股,基金经理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论证判断等具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投资管理行为去创造超额收益,吸引了一大批资金的追捧,也造就了“一代版本一代神”的明星。

  但是,A股正在走向强有效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所有的***息都会快速地、较为完整地反映在股价中,换言之,主动管理所能创造超额收益的基础已经出现了变化,这实际上也是ETF发展加速的核心原因之一。

  实际上,较为成熟的美国市场,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发展历程。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的数据,在过去10年时间中,美国83%的主动管理型大盘股基金的表现落后于标普500指数。美国指数型股票基金也在2019年迎来拐点,管理规模史上首次超越了主动股票基金。   

  不过,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指数投资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甚至完全取代主动型产品,毕竟成熟的市场一定也是多元化市场。

  “主动管理的超额创造实际上也存在周期性,除了大家常说的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投研能力,还有资金面上,机构由于统一审美形成的抱团持股,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主动管理产品在风格及赛道切换更加灵活等因素,都能在风险出清、市场向上的环境中重新展现出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不过,未来这类产品能够吸引多少增量资金,仍有待观察。”他进一步分析称。

  招商基金也指出,主动基金今年整体业绩表现欠佳,而ETF以其参与门槛低、费率低廉、交易便捷、透明度高的特征,逐年来被人们所认知,是普惠金融、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产品。

  “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整体层面上,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高,但微观层面,不容置疑会有一些业绩长期较为稳定且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因此选择主动还是被动,均需要对市场或者基金经理进行深入的调研,然后根据自己实际的风险收益需求进行选择。”招商基金更倾向于认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产品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业内看好ETF发展前景

  建议加大政策面支持

  谈及未来ETF的发展前景,公募机构及投资人士纷纷表示看好。受访人士指出,ETF布局将提升资金配置效率,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国内养老资金和海外资金配置也将拓宽资金来源,未来ETF规模增长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ETF市场仍存在存续产品种类繁多但同质化较重、交易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需要在政策面的进一步支持下,多方协同共促发展。

  ETF发展前景广阔

  业务形态和产品形式走向多元化

  在分析人士指出,我国ETF尤其权益ETF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不仅规模总量有望大幅增长,还会出现业务形态的多元和产品形式的创新。

  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章赟指出,对标国际市场,国内权益ETF发展有较展空间。根据贝莱德报告,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美股市场权益ETF规模与权益市场总市值比值为1:7;欧洲市场为1:10;亚太市场为1:22,而国内A股的比值为1:60,如果简单对标测算,则ETF在国内市场发展空间仍较为可观。

  对比海外市场,招商基金也表示,内地ETF 市场规模和占比仍较低。截至2022 年底,美国市场ETF 基金规模是中国内地ETF 基金同期规模的26 倍。ETF 基金规模占公募基金比重是中国内地同期的近4 倍。长期来看,我国ETF 市场前景仍广阔。另外,内地权益型ETF为主流,其他类别产品仍然具备提升空间。

  就ETF本身特征来看,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夏盛尹分析称,ETF由于其投资策略多样化、流动性好、策略透明度高、被动投资、交易成本较低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在国内显示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

  ”借鉴海外ETF市场发展趋势,并结合这几年国内ETF的相关趋势数据来看,国内ETF市场应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夏盛尹进一步表示,“例如,美国的ETF市场已经成为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庞大且产品种类繁多。而中国的ETF市场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整体规模仍然有限。因此,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ETF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比来看,目前国内ETF正在经历着“马太效应增强、竞争力额度加大”的竞争环境中,因此业内人士指出,未来ETF的空间可能不单单是规模总量的增长,还会出现业务形态和产品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柳军就表示,由于目前比较主流的宽基指数以及大而宽的行业主题指数产品竞争已经很激烈了,未来基金管理人可能更多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往更细分的赛道去布局,抢占一定的先发优势,各类细分ETF产品的推出也能进一步发挥ETF产品的工具属性与配置策略。其次,随着我国投资者结构不断变化,机构投资者力量日益壮大,目前存量基数还较低的产品类型如***art-beta ETF未来也有望加速发展,我国ETF的产品结构可能也会发生一定的调整。

  柳军进一步称,随着近年来A股市场持续扩容和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投资者对于ETF产品的需求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很多投资者的诉求和想法对基金管理人而言也是重要的启发,是不断开发新产品的源动力。未来基金管理人会从适合自身发展方向的角度出发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更加丰富的产品生态,也开拓了ETF差异化竞争和发展的新格局。   

  在招商基金看来,ETF产品从宽基到行业主题,到***artbeta,到增强策略等,创新层出不穷,能够持续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及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未来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成为资产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泰基金认为,ETF是助力普惠金融、服务百姓财富的产品品类。ETF产品参与门槛较低,且费率较低,便于投资者进出交易。产品品类不断创新,不断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已成为普罗大众分享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红利的重要方式。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境内ETF市场建设不断完善,ETF产品线将持续完善,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创新类产品将不断丰富,更好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王仁增对比国内市场情况指出,”相对美国ETF市场,我觉得中国ETF发展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初期的阶段,特别是债券ETF的发展。当前,美债券ETF占债券共同基金比例为28%,国内债券ETF占债券型基金比例仅0.7%。美国债券ETF占总ETF比例为19.5%,而国内债券ETF占比仅3%。因此,个人较看好未来债券ETF的发展前景。”

  业内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

  针对推动ETF市场健康发展,助力高质量资本市场建设,多位受访人士就政策面支持提出了建议。

  夏盛尹表示,促进ETF的发展,离不开政策面的支持,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需响应国家建设金融强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方针:首先,可以通过降低费用来降低投资门槛,如降低管理费、取消认购费等;其次,鼓励创新,扩大ETF投资种类和覆盖范围,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再次,还要加强监管和行业规范,确保市场的稳健发展;最后,要做好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ETF的投资认知度和理解度,促进更多投资者参与ETF市场。

  谈及促进ETF市场发展需要的政策面支持,柳军提出三点。一是立足于我国特色ETF市场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避免“脱实向虚“,确保风险可控的原则基础上,发挥市场在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准ETF的工具性定位,面向市场需求推动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实现ETF产品对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覆盖。

  柳军紧接着称,二是进一步拓展ETF互联互通市场范围,与更多海外市场开展ETF“互挂”合作,借助海外基金管理人渠道更好触达当地投资者群体,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加速我国ETF市场发展。

  “三是在时机适当时,结合ETF产品持仓分散,估值准确客观,难以操纵的特点,在部分A股ETF产品试行单次T+0交易,以提升ETF市场流动性及极端环境下流动性吸收的“缓冲垫”能力,同时增强我国ETF产品相对于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他说道。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尹浩直言,“尽管近几年我国ETF发展较快,但我认为还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从体量上,还是从产品生态上,未来成长空间都较大。不过ETF市场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尹浩提到,一是在产品生态上,建议各家基金公司基于自身特点从差异化、多样性角度继续加大产品布局力度,特别是在***art beta、大类资产、A股细分领域及跨境等方向深挖布局机会;二是当前很多ETF交易流动性不足,建议继续优化做市商机制、深化ETF的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ETF的流动性和投资者参与活跃度;三是当前国内ETF的产品类型不断丰富,在产品营销机制上,建议基金公司和各渠道继续探索ETF买方投顾模式,以客户盈利为目标,做好客户服务;四是在引入长期资金方面,建议监管层研究推动将ETF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

  “近年来,在多方市场主体共同发力下,ETF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分析称,“迷你基”“清盘基”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存续ETF种类繁多但同质化较重的事实,同质化严重势必会加剧浪费。

  对此,他认为一方面政策可以完善ETF的发行与退出机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提高存续产品质量,保障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政策可以持续鼓励基金公司进行差异化、前瞻性的产品布局和推广,给投资者更多元的选择余地。   

  海外ETF、增强ETF、债券ETF……

  成为ETF未来发力点

  作为2023年规模增长密码——“ETF”成为基金圈内最卷业务。

  从指数授权、产品上报、基金发行、上市运营等业务上,头部基金公司都在征战这一“红海”。虽然目前在A股不少赛道上已经呈现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趋势,但“E”人们仍在积极创新,从海外ETF、债券ETF、实物ETF、主动ETF等领域寻找未来差异化竞争突破口,此外,ETF服务运营等“软实力”方面,也是行业发力焦点。

  ETF创新方向

  “硬件”和“软件”双重发力

  “我国ETF市场虽然产品布局看似已较为饱和,但实际上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柳军就直言,更强调从“硬件”和“软件”双重维度发力。

  柳军认为,有些现在相对比较冷门,但未来或许有潜在机会的指数,可以进一步挖掘。比如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可能涌现出新的行业或者主题;再比如跨境指数产品当前仅覆盖香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市场,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未来有望成为我国指数产品的重点布局方向。此外。存量产品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如何实现部分潜力ETF产品从“有”到“优”的转变,增强其承接投资需求的能力,也是可以发力的方向。   

  “随着ETF市场产品饱和度进一步提升,主要市场参与者产品布局的‘硬件’相差并没有那么大,基金公司的差异化可能更多体现在优质产品的数量和特色,以及服务能力的‘软件’方面,从而对整个行业格局又将是一次重塑。” 柳军表示。

  而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也有类似看法,目前A股市场的主要产品覆盖已经较为全面,未来新的标的或产品或是零星出现,大规模的布局基本已经结束。而A股以外的包括海外资产、另类资产都会成为新的方向,甚至一些特殊结构的如主动ETF、增强ETF、含有衍生品结构的ETF都有可能引领中国ETF的创新方向。

  王帅也强调,除了产品本身的发展,另外一个ETF大的方向就是组合化和策略化,在ETF布局区域完备的情况下,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产品就成为了新的话题,因此,下一步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组合化和策略化。

  “未来ETF的发展可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上,像宽基ETF、主流行业ETF等存量市场已是红海,就需要往增量市场上面动脑筋,加大在产品上的投入,包括ETF管理团队的搭建和完善、ETF的营销推广以及ETF专业销售团队的培养等,配合基金的精细化管理,精心打造ETF产品。” 国泰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

  此外,从创新品种来看,不少人士认为,商品现货ETF、商品期货ETF、期权ETF、***art-beta ETF、债券ETF成为发力方向。   

  如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王仁增认为,ETF未来创新的方向包括商品现货ETF、商品期货ETF、期权ETF、***art-beta ETF以及各种细分类别的债券ETF,特别是债券ETF领域。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认为,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A股结构化的市场行情、同质化程度较高的ETF市场,认为未来ETF的创新或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的ETF、境外权益类ETF、特定需求型ETF,此外组合式ETF也值得探索。

  此外,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尹浩认为,未来一是指数品种方面的创新;二是投资策略上的创新,为指数增强和***art Beta ETF研发合适的标的指数,以获取更多增厚收益;三是配套服务的创新,例如加速推进跨银行间和交易所实物申赎模式的ETF创新等。

  增强ETF也存在较大空间

  EFT发展动态来看,海外市场是个重要风向标,而美国市场近两年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无疑是主动ETF。国内增强型ETF品种刚刚起步,不少人士认为此类产品也存在较展空间。

  柳军表示,增强型ETF属于主动管理ETF的一种。增强型ETF兼具指数增强型基金和ETF的特点,既赋予了普通指数增强基金灵活的交易功能,又为传统ETF提供了获取超越指数收益的可能性。尽管国内现有增强型ETF不多,但主动管理类ETF在海外市已是非常成熟的投资品种。

  “国内增强型ETF是未来可能迅速发展的方向之一。一方面,A股市场的阿尔法可期,宽基指数增强的应用空间较大,专业的管理人有望通过主动管理,为投资人争取相对于基准指数的超额回报;另一方面,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市场对于高质量指数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增强型ETF丰富了场内投资者的策略选择,有利于吸引长期配置资金的关注。”柳军表示。   

  上述华南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在增强型ETF近两年的实践中,这一品类的独特优势也在被更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从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经验来看,自从贝尔斯登公司于2008年创立了全球首个主动管理型ETF以来,主动管理型ETF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借鉴海外市场的发展经验,同时随着国内市场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市场对于增强策略ETF预计将保持较高的需求,未来增强策略ETF占ETF整体的比例也将会有明显的提升。

  国泰基金相关人士也看好指数增强型ETF的前景,一方面,整体而言,目前国内指数增强策略效果存在较高的胜率,随着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个股的选择越来越难,指数增强产品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选股难度;另一方面,ETF的运作机制成熟透明,即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交易,工具性更强、交易更便捷,且费率更低、持仓更透明,指数增强型ETF产品是符合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当前,基金公司在传统ETF布局已基本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申报增强策略ETF产品,以完善公司产品线和赛道布局,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需求。从海外主动管理ETF展现出的强大资金流入趋势看,指数增强ETF作为主动管理ETF,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其兼具被动管理的简单透明和主动管理的攻守有道的特质,配置与交易属性兼备,随着实证业绩经过更多时间的考验,未来或将会吸引相当的一部分投资者参与。”招商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xinfeng335本文地址:http://www.wzmcsc.com/post/4734.html发布于 2023-11-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